【新闻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5月21日,经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吉林大学徐如人院士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徐如人院士是享誉中外的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家,是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领域的开拓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
1952年,徐如人提前一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北上长春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上世纪70年代,他敏锐地意识到以分子筛为代表的多孔材料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将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吸附分离与离子交换材料。在之后5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开拓新合成路线,开发出4大类、8大系列新材料,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组成、基本结构单元与孔道结构的传统观念,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并先后撰写发表了5部在我国乃至国际分子筛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经典专著。他全力引领我国分子筛研究的产、学、研成果走向国际前沿,作为重要领导人,他组织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2007)以及首届欧亚分子筛大会(2013),为国际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作出了卓越贡献。2007年,国际分子筛界官方刊物《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出版专刊介绍徐如人对分子筛科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时任国际分子筛协会主席J. Weitkamp 教授称赞他不仅是中国、亚洲,更是国际分子筛与材料化学界的引领者。
徐如人十分重视化学领域新学科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和学术团队。1980年,他在吉林大学创设无机合成化学课程,组织编撰出版了该学科教材与专著8部。1991年,他主持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高温高压水热合成与测试实验室。经过不断发展建设,该实验室于2001年晋升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徐如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更加注重无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人才后继,培养出了以冯守华、赵东元、于吉红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以宋天佑、徐家宁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学术精湛的杰出人才。2017年,经过十余年的思考总结,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设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的战略性设想,分别于2018和2019年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评论与展望文章,并应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之邀出版专著“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 (2024)”,介绍凝聚态化学的主要科学体系。
2017年9月16日,在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据了解,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是中国化学会面向中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此次徐如人院士受多位院士推荐,获评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既是对他教育科研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吉林大学和吉林大学化学学科的光荣。七十二载坚守初心,在吉大化学这片教育科技人才的沃土上,徐如人不辍耕耘,辛勤奉献。心怀热爱再赴秋实,推动凝聚态化学的建设、振兴化学科学的发展,仍是徐如人期颐之年不变的崇高追求。